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零下六七十度的地方,寒冷无比,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不能在这里生存。
在这个村庄里,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寒冷的小卖部”,在零下63度的环境里营业。
这里创下了惊人的-71.2℃的最低温纪录,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人类聚居地之一。
在这片被冰雪统治的土地上,仅有生活着500到900位坚强的村民与严寒相伴。
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度,离北极圈仅咫尺之遥,每年能享受的阳光格外有限。
更关键的是,周围连绵的山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冷气陷阱”,让寒冷的空气无处可逃。
常年覆盖的冰雪不仅阻碍了地表吸收热量,还会将太阳光反射回天空,进一步加剧了这里的寒冷。
这里的低温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呼出的气息会在空中瞬间凝结成晶莹的冰花,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创造冰雕。
这些传统装备不仅御寒性能优越,也经得起极端天气的考验。缺少一件,便可能危及生命。
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奥伊米亚康的居民通过代代经验总结,发展出了一套适应寒冬的生存哲学。
每到冬季来临前,奥伊米亚康的村民会储备数千斤的粮食,包括面粉、土豆和麦片这种碳水来源。
同时,腌制的蔬菜也不可或缺——卷心菜、胡萝卜、甜菜根经过腌制,装进玻璃罐头,这些酸黄瓜和腌菜既提供维生素,也是当地的饮食特色。
寒冷环境下的新鲜蔬菜难以存放,腌菜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保存问题,还确保了家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避免了营养不良。
驯鹿肉、鱼干等干货更是常见。这些肉类在零下50℃的气温下会迅速冻成“冰雕”,便于长期保存。食用时,村民需要先将其解冻,再用简便的方法烹饪。
其实在村子里,是有一个小卖部的,但居民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去的,因为小卖部的物价很昂贵。
一颗再普通不过的苹果,在这里就要卖到30块钱以上,对比我们的物价,简直让人咋舌。
每一颗水果从种植、采摘到运输,都跨越了很难来想象的困难,最终才出现在小卖部的货架上。
在这里,新鲜的牛肉每斤只需10多元,原因主要在于奥伊米亚康的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村民常年以肉类为食,牛肉、鹿肉、鱼肉储备丰富。
小卖部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堆成小山的冻鱼。这些鱼硬如刀剑,码放得很整齐。
冬季,村庄的交通几乎完全中断,公路常因暴雪封闭,运输只能依赖短暂的夏季窗口期。
货车必须配备保温装置,燃料消耗也更高,这些额外的成本最终反映在了商品的价值上。水果和蔬菜尤其受影响,一旦运输中断,价格便会暴涨。
取暖在奥伊米亚康的冬天特别的重要,每家每户都会在入冬前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砍伐并劈好木柴。
桦树和松树成为首选,因为它们燃烧值高、耐寒性强。劈好的木柴被堆成高高的“小山”,既满足日常取暖需求,也为可能的暴雪封路做准备。
在这样极端的严寒环境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都变得很困难。但奥伊米亚康的村民们用智慧和经验战胜自然,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毛皮装备是当地人抵御极寒的关键。用驯鹿皮制作的靴子不仅保暖性能卓越,还能防止冻伤。
在这里,汽车是一种奢侈的工具。为了让车辆在低温中正常启动,村民会用保温棉覆盖引擎盖,并在车底装置加热器。
停车时,发动机往往不会熄火,以防被冻住没办法再次启动。如果出现故障,处理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多。
在公交车站内,也有供暖。公交车内部装有加热地板和强力暖风系统,确保乘客的舒适。在这样的极寒环境下,这些设施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保障。
尽管环境恶劣,奥伊米亚康的居民通过代代相传的智慧,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奥伊米亚康,人们的生活不仅仅是与自然抗争的故事,更是人类适应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上,每一个日常细节都蕴藏着智慧,每一个微笑都彰显着对生命的热爱。
即使冰雪封路、寒风凛冽,他们依然用热爱点燃希望,在极端的环境中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1.小伙探访-63度西伯利亚村庄:泼开水落地前结成冰——人民网,2015年3月2日发布
2.世界极寒之地:俄小镇奥伊米亚康——南方+,2016年10月25日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iPhone 13跌破3000元引抢购,苹果客服:苹果13下架且自营不享国补
8岁女童失踪多日仍未找到,悲痛中的孩子父母却遭遇网暴,亲友恳请......
苹果 iOS 18.4 四月来袭:Siri提智、Apple Intelligence支持中文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伊姐周日热推:电视剧《致1999年的自己 》;电视剧《余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