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热风烘干房:带给南疆不一样的景致
“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我也可以挣钱养家。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说明我没在做梦,这一切都是线日,英吉沙县芒辛乡托万阿尔麦力村的吐孙古丽·买买提站在英吉沙县神寿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拿着才领的2500元工资,激动地对记者说。
她告诉记者,之前自已一直在家料理家务,三个孩子,两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家里的7亩地因为收成太少以每年5500元承包出去了,丈夫在县城开出租车,每月的收入都寄给了上大学的孩子,土地承包费成为维持家用的唯一来源。去年,英吉沙县建起了烘干房,她因此加入了神寿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检各种烘干果品,现在她每个月都能拿到2000到2500元的工资,家里窘困的经济情况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8月下旬,记者在南疆采访时,亲眼目睹自治区“短平快”南疆果蔬热风烘干房项目建设的实施,令南疆20多万像吐孙古丽·买买提一样的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而南疆的各类果品和蔬菜,因为有了烘干房,身价倍增。这一座座掩映在绿洲深处的烘干房,让南疆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果香四溢。记者师巧梅
“明年,我要申请两座烘干房”。“我先搞一座试试,好的线日,在轮台县群巴克镇塔乔喀村,100户农民聚集在这里参加现场会,观摩果蔬热风烘干房的实际烘干效果。面对烘干后呈金黄色的杏干,在场农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人跃跃欲试,表示来年要申请建烘干房。
“今年我们县申请了240座果蔬热风烘干房和120座冷藏库。每座烘干房投资7.5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承担5.5万元,县财政配套1万元,农民只需要自筹1万元。起初许多农民抱着尝试的态度建了一座,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轮台县农业局局长幸炯辉说。
幸炯辉介绍,小白杏是轮台县主打果品,前些年,小白杏的种植培养面积曾加到2万亩地,成为当地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保鲜技术的限制和缺乏加工手段,好杏子卖不出好价钱,一些农民伤心砍伐杏树,小白杏的种植培养面积一度下降到1万亩。没想到,随着去年果蔬热风烘干房进入轮台县,小白杏的收购价格提升了不少,果农看到了效益,管理和种植杏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仅2015年,小白杏的种植培养面积就增加了3600亩,曾经的“弃儿”如今又变成了“宠儿”。
不仅轮台县如此,整个南疆都如此。2009年,全疆杏子种植培养面积高峰时曾达297.63万亩,总产量184.4万吨。但由于杏子不宜储藏、收获期短、加工滞后等因素,成熟鲜杏除少量上市销售和农民自食外,大部分由农民按土法晾晒制干,杏干品质低,损失很大。2014年,南疆杏树种植培养面积仅有178.51万亩,年产量仅127.54万吨。
“果蔬热风烘干房的建成使杏产业开始回暖,各地种植杏树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和田、喀什、阿克苏、巴州杏树种植培养面积均在悄然增加。”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王义进曾是温宿县一家以加工驴皮为主体业务的私企总经理,当果蔬热风烘干房及冷藏库建设项目在南疆开始推行之后,他果断放弃了以前的业务,注资500万建立了疆龙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烘干房项目还没有进入阿克苏地区时,他就自己出资购买了烘干房和冷藏库,今年有了政策支持后,更是将所有的烘干房都用最新技术进行了改建。
据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努尔买买提·吐尼亚孜介绍,由于烘干房项目的拉动作用,2014年南疆鲜杏价格普遍提升,从往年的每公斤0.5至1元,提高到每公斤1.5至5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4至5亿元,项目区户均增收2447元,实现了农民既就业又增收的目标。
目前,建设于南疆大地上的4500座烘干房和1000座冷藏库,正进一步挖掘该项目为南疆农业生产带来的附加效益。这也将为南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延伸产业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功不可没。
喀什地区今年是第二年实施果蔬热风烘干房及冷藏库建设项目,经过上一年的摸索和磨合,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找到了最对自己最合适的发展道路,经营模式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无论合作社怎么样发展,都将促农增收作为自己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合作社的发展与当地农民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英吉沙县神寿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喀什神恋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助企业雄厚的资金,神寿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当地建立起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使当地的许多农户在这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吐孙古丽·买买提就是合作社的员工之一。“像吐孙古丽·买买提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有夫妻二人,甚至一家三四口人都在我们这里工作的。在用工旺季,只要他们有需求,我们都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份长达几个月的用工合同。”喀什神恋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合作社理事长王新春和记者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模式受到员工们的欢迎,只要努力工作,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将实实在在地装进他们的口袋。
与英吉沙县神寿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疏附县富民桥果蔬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富民桥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一直将促民增收当作自己的义务。
作为去年疏附县发展最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富民桥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得到了疏附县鸿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源农业”)的300万元注资,更让富民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木台力甫·买买提惊喜的是,鸿源农业的总经理张正伟和他有同样的理念,那就是致富回报社会,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疏附县的土地流转价格一般在500元/亩左右,但我们合作社给当地农民的流转价格是1000元/亩。在收到土地后,我们在土地上建立大棚,再返聘那些农民回来种地,返聘的工资最少都在3000元以上。而在农忙时期招的临时工,每天的工资也都在150元左右。”木台力甫·买买提:“高额的收入让更多农民愿意加入合作社,今年新增的社员就有95户,农忙时的临时工更是多达几百号人,合作社烘制的杏干供不应求。”
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木台力甫·买买提和张正伟时刻想着怎么让当地的农民自己致富。他们和记者说,在和当地农民聊天时发现,许多农民尤其是年轻人,都有一种创业的欲望,很想成立自己的合作社,但语言问题却成为他们没办法跨越的障碍。
面对这一现象,木台力甫买买提的合作社以及张正伟的公司同时采取了“混合用工”的制度,让汉族员工与少数民族员工“结对子”,给他们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这不仅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团结的发展。”张正伟对记者说。
因为气候的原因,今年南疆杏子受灾减产较严重,但记者看出,和2014年相比,南疆各地烘干房都得显得十分忙碌,烘制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杏干、瓜果、蔬菜……只要你能想到的果蔬,没有不能烘的。
8月21日,在库车县乌恰镇三乌恰村“亚克西”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一字排开的展台上摆放着合作社烘制出的各种产品,有杏干、雪菊、桑椹、黑枸杞、甜瓜干、菜干等各种产品。“今年烘制的10吨黑枸杞,已经以480元/公斤的价格售出,烘制的50吨杏干基本上销售完毕”,合作社负责人艾则孜·赛买提一脸喜悦地跟记者说。
据艾则孜·赛买提介绍,“亚克西”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拥有72户农民,今年申请到了5座果蔬热风烘干房和2座冷藏库,在50吨杏干烘制完成好,艾则孜·赛买提提议将本地最具有特色林果产品拿来做实验性烘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库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永刚和记者说,库车县今年分配到100座果蔬烘干房和35座冷藏库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及冷藏库建设项目使当地的林果产品效益成倍增长,明年库车县还准备申请150座烘干房和50座冷藏库,以达到对全县林果产品深层次加工,拉长产业链的目的。
记者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力拉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见到十余座果蔬热烘干房设备正开足马力,对鲜西红柿干进行烘烤。
萨依巴格乡力拉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7月份,主要加工鲜杏、辣椒、西红柿、红枣。2014年,依托自治区“短平快”项目,新建了4座烘干房,加工各类农产品270吨,实现利润25万元。今年,该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新建果蔬热烘干房26座,冷库6座,并与农民签订辣椒、西红柿订单2000亩,已实现利润500万元。该社负责人和记者说,为了更好的提高烘烤的效率,合作社还专门吸纳周边的农村妇女来合作社里务工,每天根据工作量,给她们支付一定的薪酬。有人最高一天可挣到100多元。
据努尔买买提·吐尼亚孜介绍,今年南疆烘干房已烘制各类果蔬4696.22吨,除杏以外,各地结合实际还烘制了桑葚、枸杞、西红柿、枸杞、玫瑰、雪菊、大芸甚至豆角、菜花等。曾经有人担心烘干房烘完杏子后设备会闲置,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