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的是茶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表达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
俗话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围炉煮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它的兴起或许并不是年轻人昙花一现的兴趣,而是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又一个标志。
一月二十三日,沙坪坝区某茶馆内,顾客们一边围炉煮茶,一边谈天说地,享受春节假期。见习记者 卞立成 摄视觉重庆
午餐过后,约上两三个好友,就着冬日的暖阳,一张榆木矮圆桌,一盏红泥小火炉,一壶陈皮老白茶,配上烤制的杮子、花生、板栗,与朋友一边唠嗑一边品茶……这波下来,可谓是仪式感、氛围感直接拉满,是爱茶人眼中的绝配。
今年冬天,这种别样的喝茶方式在包括重庆在内全国多个城市火爆出圈,引发了一场“围炉煮茶”热潮。频频上热搜的“围炉煮茶”到底有多火?在抖音上,“围炉煮茶”线亿次;在快手上,该线亿次……以前独属于爱茶人的小众乐趣,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
记者采访发现,春节期间,不仅全市餐饮、娱乐升温明显,“围炉煮茶”的热度也在持续上涨,成为这个时段的消费热门。旺盛的消费需求背后,不仅是为了满足“仪式感”,更多的是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
1月22日下午2点,渝北区紫荆路,一排排炭炉沿街摆开,人们围炉而坐,摆上茶壶,煮上茶叶,旁边还放着栗子、红薯、花生等小食,烟火气十足。
市民左君和三个朋友坐在一家咖啡店门前的炉桌旁,炭火冒着红红的花苗,架子上烤着的红薯滋滋地响。他说,他已是这家咖啡店的常客了,从元旦到目前,差不多来了十一二次。
这家咖啡店经营者告诉记者,店里20多张桌子,几乎天天满堂,“从每天下午2点到凌晨,‘围炉’的消费者从未断过。甚至在晚上8点到9点的高峰时段,还要排队。”
距离咖啡店20多米远的地方有家酒吧,最近也推出了“围炉煮茶”,生意特别好。
这些天,记者走访中看到,重庆的不少茶馆都推出了“围炉煮茶”的套餐,生意火爆。普通消费一般150—200元,消费高的能到400元。
“以前有听说过,但从来没有像这样来尝试过。”家住沙坪坝的小林告诉记者,习惯了快节奏的她,以前和茶最大的交集就是一杯热水泡撮茶,渴了就端来喝一杯。像这样“围坐在火炉边,烤火喝茶还聊天”的慢节奏生活,对她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在小林看来,比起以前的喝法,围炉煮茶明显更有意思,喝茶的氛围也更浓厚,是个呼朋引伴的好去处。“围炉煮茶比较有格调,很多人都去拍照打卡,甚至还有专门穿汉服的!”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围炉煮茶煮的不只是茶,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围炉煮茶的本质是场景的创新,在强化氛围感的基础上附加社交属性,既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好奇心理,又满足其社交需求。
记者还发现,除了线下门店打卡外,不少消费者选择自行购买器具,在家中体验围炉煮茶的魅力。线上和“围炉煮茶”相关的商品销量也一路飙升。2023年货节期间,记者在“什么值得买”App查询了解到,“围炉煮茶”相关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高达4288.8%。在某购物网站上,有2万多件和围炉煮茶相关的商品,从铁架、烤网到木炭、茶壶,方便消费者打包带走。
1月23日下午,露营“发烧友”李宾正和几个朋友在南山“围炉煮茶”。他告诉记者:“我身边三四十个露营好爱者,几乎每人都买了一套围炉煮茶的炉具。”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围炉煮茶”全国热度激增。一向紧跟时尚的重庆人,也很快迷上了“围炉煮茶”。商家自然抢抓机遇,营业额持续升温。淘宝、京东等平台上,茶壶、茶炉、烤网、圆桌等都成了热销产品。更有甚者,把目光瞄向了茶叶的上游产业,一涉及茶叶生产、家具设计、茶艺培训等相关服务火热出炉,一种全新的茶饮消费方式似乎正在年轻群体中酝酿。
“围炉煮茶”持续火热。截至1月23日,“围炉煮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高达1157.6万次。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从2022年11月至今,“围炉煮茶”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11.7倍,成都、上海、广州、重庆、长沙、深圳、厦门等地线上销量最热。“围炉煮茶”爆红,不仅带火了茶馆,更让不少餐饮同行看到了商机。记者注意到,围炉煮茶的套餐甚至出现在了火锅店、咖啡厅、甜品店等商家的菜单上,价格在60—150元不等。
“平时人倒不多,但节假日天气稍微好点,那人就多了,尤其是下午2点到4点这个时间段,完全没得位子!”小北坝坝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午2点开始往往就是围炉煮茶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预约就过来,极有可能餐位已满。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该店推出“3—4人围炉煮茶入冬套餐”,团购价格108元,套餐内容包含茶水、时令水果、红薯、橘子、年糕、花生、红枣等传统烤物,近半年销售680单。
茶饮服务和一般的餐饮工作有明显的不同,相关工作人员称,“要是顾客来吃饭,往往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就能解决‘战斗’,但要是喝茶就不一定了,没两三小时下不来,排队等都是要按小时来计算,还不一定会有结果。”
火爆的生意让不少商家对围炉煮茶的用餐时间作了一定限制,通常为2—3个小时,若超出规定时间会收取额外费用。1月24日,记者趁着假期,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多家茶馆、咖啡厅,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炉难求矣”。
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和明显不足的供应量,导致大量消费者难以在第一时间体验到“围炉煮茶”的魅力。过度期待与现实服务的差距,引发一些消费者的不满。
记者调查发现,在美团等平台上,“唱反调”的声音已悄然而至。不少消费者表示,服务态度不佳、茶点量少、味道差、上菜慢、环境不好等问题,让他们的探店体验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呼声让不少新人望而却步。
“我们很早就在做‘围炉煮茶’了,来的主要是老顾客,人没那么多。”念香念茶的王老板称。他认为,“唱反调”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围炉煮茶的消费潮来得太猛,加之新老顾客对服务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让习惯了“慢生活”的同行难以适应。所以,茶馆未来的经营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已有十多年“茶龄”的彭先生看来,围炉煮茶的爆火,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年轻群体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而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茶文化和年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磨合。
“年轻人喜欢围炉煮茶,一来是因为茶文化是我们的传统,现在大家文化自信了,肯定喜欢喝茶了;二来也是对快餐文化的疲劳,喝奶茶冷饮之类的,喝久了还是会腻的嘛!”彭先生称。
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送上了“助推器”。
俗话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围炉煮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的兴起或许并不是年轻人昙花一现的兴趣,而是千年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崛起的又一个标志。
一月二十三日,沙坪坝区某茶馆内,顾客们一边围炉煮茶,一边谈天说地,享受春节假期。见习记者 卞立成 摄视觉重庆
午餐过后,约上两三个好友,就着冬日的暖阳,一张榆木矮圆桌,一盏红泥小火炉,一壶陈皮老白茶,配上烤制的杮子、花生、板栗,与朋友一边唠嗑一边品茶……这波下来,可谓是仪式感、氛围感直接拉满,是爱茶人眼中的绝配。
今年冬天,这种别样的喝茶方式在包括重庆在内全国多个城市火爆出圈,引发了一场“围炉煮茶”热潮。频频上热搜的“围炉煮茶”到底有多火?在抖音上,“围炉煮茶”线亿次;在快手上,该线亿次……以前独属于爱茶人的小众乐趣,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
记者采访发现,春节期间,不仅全市餐饮、娱乐升温明显,“围炉煮茶”的热度也在持续上涨,成为这个时段的消费热门。旺盛的消费需求背后,不仅是为满足“仪式感”,更多的是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
1月22日下午2点,渝北区紫荆路,一排排炭炉沿街摆开,人们围炉而坐,摆上茶壶,煮上茶叶,旁边还放着栗子、红薯、花生等小食,烟火气十足。
市民左君和三个朋友坐在一家咖啡店门前的炉桌旁,炭火冒着红红的花苗,架子上烤着的红薯滋滋地响。他说,他已是这家咖啡店的常客了,从元旦到目前,差不多来了十一二次。
这家咖啡店经营者和记者说,店里20多张桌子,几乎天天满堂,“从每天下午2点到凌晨,‘围炉’的消费者从未断过。甚至在晚上8点到9点的高峰时段,还要排队。”
距离咖啡店20多米远的地方有家酒吧,最近也推出了“围炉煮茶”,生意特别好。
这些天,记者走访中看到,重庆的不少茶馆都推出了“围炉煮茶”的套餐,生意火爆。普通消费一般150—200元,消费高的能到400元。
“以前有听说过,但从来就没像这样来尝试过。”家住沙坪坝的小林和记者说,习惯了快节奏的她,以前和茶最大的交集就是一杯热水泡撮茶,渴了就端来喝一杯。像这样“围坐在火炉边,烤火喝茶还聊天”的慢节奏生活,对她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在小林看来,比起以前的喝法,围炉煮茶明显更有意思,喝茶的氛围也更浓厚,是个呼朋引伴的好去处。“围炉煮茶比较有格调,很多人都去拍照打卡,更不可思议的是专门穿汉服的!”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围炉煮茶煮的不只是茶,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围炉煮茶的本质是场景的创新,在强化氛围感的基础上附加社交属性,既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好奇心理,又满足其社交需求。
记者还发现,除了线下门店打卡外,不少消费者选择自行购买器具,在家中体验围炉煮茶的魅力。线上和“围炉煮茶”相关的商品销量也一路飙升。2023年货节期间,记者在“什么值得买”App查询了解到,“围炉煮茶”相关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高达4288.8%。在某购物网站上,有2万多件和围炉煮茶相关的商品,从铁架、烤网到木炭、茶壶,方便消费者打包带走。
1月23日下午,露营“发烧友”李宾正和几个朋友在南山“围炉煮茶”。他和记者说:“我身边三四十个露营好爱者,几乎每人都买了一套围炉煮茶的炉具。”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围炉煮茶”全国热度激增。一向紧跟时尚的重庆人,也很快迷上了“围炉煮茶”。商家自然抢抓机遇,营业额持续升温。淘宝、京东等平台上,茶壶、茶炉、烤网、圆桌等都成了热销产品。更有甚者,把目光瞄向了茶叶的上游产业,一涉及茶叶生产、家具设计、茶艺培训等相关服务火热出炉,一种全新的茶饮消费方式似乎正在年轻群体中酝酿。
“围炉煮茶”持续火热。截至1月23日,“围炉煮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高达1157.6万次。大众点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2022年11月至今,“围炉煮茶”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11.7倍,成都、上海、广州、重庆、长沙、深圳、厦门等地线上销量最热。“围炉煮茶”爆红,不仅带火了茶馆,更让不少餐饮同行看到了商机。记者发现,围炉煮茶的套餐甚至会出现在了火锅店、咖啡厅、甜品店等商家的菜单上,价格在60—150元不等。
“平时人倒不多,但节假日天气稍微好点,那人就多了,尤其是下午2点到4点这个时间段,完全没得位子!”小北坝坝茶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下午2点开始往往就是围炉煮茶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预约就过来,非常有可能餐位已满。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该店推出“3—4人围炉煮茶入冬套餐”,团购价格108元,套餐内容包含茶水、时令水果、红薯、橘子、年糕、花生、红枣等传统烤物,近半年销售680单。
茶饮服务和一般的餐饮工作有明显的不同,相关工作人员称,“要是顾客来吃饭,往往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就能解决‘战斗’,但要是喝茶就不一定了,没两三小时下不来,排队等都是要按小时来计算,还不一定会有结果。”
火爆的生意让不少商家对围炉煮茶的用餐时间作了一定限制,通常为2—3个小时,若超出规定时间会收取额外费用。1月24日,记者趁着假期,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多家茶馆、咖啡厅,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炉难求矣”。
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和明显不足的供应量,导致大量消费者难以在第一时间体验到“围炉煮茶”的魅力。过度期待与现实服务的差距,引发一些消费者的不满。
记者调查发现,在美团等平台上,“唱反调”的声音已悄然而至。不少消费者表示,服务态度不佳、茶点量少、味道差、上菜慢、环境不好等问题,让他们的探店体验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呼声让不少新人望而却步。
“我们很早就在做‘围炉煮茶’了,来的主要是老顾客,人没那么多。”念香念茶的王老板称。他认为,“唱反调”的出现其实是因为围炉煮茶的消费潮来得太猛,加之新老顾客对服务的要求也存在很明显差异,让习惯了“慢生活”的同行难以适应。所以,茶馆未来的经营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已有十多年“茶龄”的彭先生看来,围炉煮茶的爆火,在某一些程度上也代表了年轻群体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而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就是茶文化和年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磨合。
“年轻人喜欢围炉煮茶,一来是因为茶文化是我们的传统,现在大家文化自信了,肯定喜欢喝茶了;二来也是对快餐文化的疲劳,喝奶茶冷饮之类的,喝久了还是会腻的嘛!”彭先生称。
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送上了“助推器”。
俗话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围炉煮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它的兴起或许并不是年轻人昙花一现的兴趣,而是千年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崛起的又一个标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网络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